脑卒中是中老年易发的心脑血管危重症之一。其发病突然、致死致残率高。心理反应是脑卒中患者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,其中抑郁情绪占了很大比例,原因如下:
脑部损伤:脑卒中会导致脑部损伤,包括脑组织死亡、功能障碍等,这种损伤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中枢,进而引发抑郁情绪。
化学物质变化:脑卒中后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可能发生变化,如血清素、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可能与抑郁症状的发生相关联。
慢性疼痛:有些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疼痛,如肢体麻木、肌肉痉挛等,这种持续的疼痛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,增加抑郁的风险。
心理因素:由于身体功能受损、认知功能受损或言语障碍等原因,导致脑卒中患者社交上的困难和孤独,这可能影响患者对自己的认知和自尊心,进而引发抑郁情绪。
社会因素 家庭支持的不足、经济困难、社会歧视和偏见也会影响患者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,增加抑郁的风险。
家属如何应对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问题?
1.关爱和耐心:
家人应该理解患者急于回归社会的心情,告诉他疾病的发展状况,引导他积极主动配合康复治疗,增加患者早日康复,早日回归工作岗位的信心。
2.支持和鼓励:
家属可适时对患者进步进行鼓励和赞美,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增强信心。适时让患者参与平时做决定或进行活动决策,以免患者自觉孤独、无用。
3.营造健康家庭环境:
家属可以给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,让患者生活规律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。